首页 资料库 详情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测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2024-01-22 分类:试题答案 来源 : "大闷头" 分享

2024年1月涵江区一级达标校高三联考

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湖南地区出土了不少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铜器,其铸造水平不低于中原,造型和纹饰则既有纯属中原风格的,也有富于江南特色的,而且某些商代青铜器上有殷人的族徽。这说明殷商时期()

A.等级森严的分封格局形成 B.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

C.华夏文化圈得到初步扩展 D.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

2.下表所述汉代统治者的做法()

A.阻断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威

C.意在维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 D.有利于统治的长期稳定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

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

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 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

4.下图为天宝六年(747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一份文书,据此可知()

A.均田制已经崩溃 B.两税法效果明显

C.政府掌握土地不足 D.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5.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

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 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

6.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7.1912年年底,民国政府初步拟订《商会法》草案,准备取消原有的各省商务总会,遭到当时商界的反对。1914年正式颁布的《商会法》仍规定取消各省商务总会,后由于商会和商界的坚决抵制,民国政府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的权利意识增强 B.南京临时政府政策受到抵制

C.实业救国思想已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8.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9.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在山东省发行的日文传单《日本兵的苦恼》。该宣传单旨在()

(画面背景文字的主要内容:“父亲,怎么办啊?当官的说谎,出征慰问金一分钱也没发,阿菊的病看不好,就把孩子托人照看,这种无聊的战争得草草收场。”)

A.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 B.掌握国统区宣传领导权

C.揭露日本侵华未得到其国民支持 D.鼓励我国军民坚持抗战必将获胜

10.

表2 1953—1956年《人民日报》有关三大改造的报道统计

由此可知,这些报道()

A.鼓舞了全民的士气 B.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

C.纠正了存在的问题 D.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1.1983年,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如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2.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

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 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

C.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

13.有学者说:“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予的禀赋——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誓效忠于法律。”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印度()

A.国家因契约的缔结而形成 B.宗教信仰维系着种姓制度

C.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 D.外族入侵造就文明多样性

14.阿拉伯帝国时期,各城市的官僚贵族、僧侣贵族既是封建大地主,又是大商人,他们有的投资于大商队,有的利用官位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这一现象()

A.巩固了帝国的封建统治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加快了经济近代化步伐 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5.1685年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避难者移居英国。他们带了新技术,钟表制造商向英国人传授了钟和表的制造工艺,来自低地国家的流亡者给诺威奇带来了“新织物”的技术,法国玻璃制造商在英国创立了窗户玻璃制造业。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与法国综合实力差距拉大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英国经济的发展

16.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最近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890年,恩格斯把“最近目的”调整为“为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这主要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局限性 B.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C.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自我革命 D.巴黎公社实践留下深刻教训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24分,20题12分。

1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95年伯克郡的18位大法官在斯皮纳姆兰做出决定:应根据面包价格和家庭规模来给予穷人救济,而不论他们实际挣得的钱有多少。在该法案中,劳动者的“生存权”得到重视,一个劳动者的收入将由其工资收入加上教区的补助组成,一个家庭儿童的数量越多,他能够得到教区的工资补贴也就越高,只要人们获得的工资总数少于法令确定的家庭应有收入标准,他就会被救济。在接下来近40年的时间里,这项法令覆盖了英国几乎所有乡村,甚至涵盖了许多制造业地区。

——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皮纳姆兰法案》进行合理解读。

18.(8分)下面为学术论文《论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概念界定”,补充“1.清末新政:……”中省略的内容。(6分)

(2)说明这篇论文的作者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必要性。(2分)

19.(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他设想把城镇区和乡村区结合起来,建立238个当局,其中2/3人口在15万及以下,确保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离行政中心10英里的范围内,极少人超过20英里距离。这个想法没有成为现实,直到1972年地方政府法,才废除了原来的1086个城镇区和乡村区,而设立了296个区。在各个都市郡下基本上都设立都市区,在非都市郡下则设立非都市区。到90年代,郡和区都为单一当局所取代,通常包含城市和乡村地区,从而把乡村腹地与城镇中心联结起来均衡发展的基本事实。

——据陆伟芳《20世纪新格局:行政区划分与英格兰城市化的深度发展》

材料二

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农转非”人数增多,改变了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出现了城市人口逆流到农村的情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明确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户籍管理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渡;1985年公安部发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提出“农转非”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为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公安部分别于1997年、2001年出台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总体而言,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很多中小城市基本放开了户籍制度,甚至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

——据郭君平《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结构性失衡及重构方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英国城乡关系变化的认识。(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正史中“良吏”标准的大致概括

根据材料总结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并根据现象进行解释论述。(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年1月涵江区一级达标校高三历史联考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据材料“湖南地区出土了不少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铜器”“既有纯属中原风格的,也有富于江南特色的”“某些商代青铜器上有殷人的族徽”等信息可知,湖南地区在商代就已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华夏文化圈得到初步扩展,故选C项;殷商时期是内外服制,分封制主要在周朝,排除A项;虽然青铜器上刻有殷人的族徽,表明湖南地区与殷商有关联,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扩大了,内服是商人直接控制的区域,族徽的存在可能只是贸易、文化影响或政治联盟的标志,排除B项;纹饰风格不属于经济范畴,不能据此判断中原经济影响力逐渐拓展,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由“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徙郡国豪杰訾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可得,汉代统治者的做法有利于防止地方豪强、豪杰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统治,进而维护统治的长期稳定,故选D项;汉代统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不会采取阻断大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措施,且这与题目主旨也不一致,排除A项;强化中央政府权威不是根本目的,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目的在于维护汉朝封建统治,排除B项;汉代是封建政权,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治,不是维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排除C项。

3.【答案】C【解析】史学的资治功能是指,统治者从史书中获取历史的教训,从而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借鉴,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对人物的描写涉及他们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这些家族文化和美德通过史书的宣扬成为范本,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从而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以资治国,因此材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故选C项;材料提到“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但并未提到这些传主人物是否属于当时主要的门阀士族,因而材料并非强调门阀政治的影响,排除A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可知,材料所述为纪传体史书,而纪传体属于传统的史著体例,因此没有打破传统的史著体例,排除B项;据材料“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主要在于“颂扬”,也就是“褒”,而非“贬”,所以并非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据材料“壹段壹亩永业常田城西拾里武城渠”“壹段叁亩永业常田城东肆拾里柳中县屯续渠”可知,唐朝天宝六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均田制下农民退田数额少、相距较远,说明政府掌握土地不足,故选C项;材料中还在退田,说明均田制还在推行,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均田制还在实行,两税法此时没有出台,排除B项;材料没有水稻种植的信息,无法判断吐鲁番是否种植水稻,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由“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可得,元朝政府非常重视并支持和鼓励正当的海外贸易,这反映出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故选A项;题干中并未将商税与其他税收作比较,所以不能得出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的结论,且B项也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B项;题干包含两层意思,只有第二层意思提到了走私现象,且并未提到走私现象异常严重的信息,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海外贸易走私现象异常严重的结论,排除C项;元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条鞭法推行,赋役征银,这为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女性成为家庭生计主要担当者,故选A项;晚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自由雇佣劳动,但材料所述属于家庭手工业的范畴,既不是手工作坊也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与徐霞客所处的晚明时期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徐母所织棉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以体现其质地优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兴盛,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民国初年,民国政府打算取消原有各省商务总会的法案两次遭到商会抵制和反对,最终不得不让步,这反映出当时资产阶级的权利意识增强,故选A项;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4月就已经迁往北京,不再是南京临时政府了,所以应该称作北京政府或者北洋政府,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资产阶级对政府政策的抵制和反对,是其维权意识增强的体现,并未体现实业救国思想,排除C项;资产阶级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甲、乙都从经济角度判断社会性质,属于唯物史观,故A项正确;1934年之前“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已经产生,故排除B项;学术界的问题不能作为判断中国共产党问题的依据,排除C项;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35年,故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据题干画面背景文字的主要内容可知日本国民生活状况的悲惨及对于战争结果的悲观态度,据此可知该漫画的目的在于打垮在华日军侵略意志,故选A项;题干漫画所针对的对象是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共产党,排除B项;漫画主要体现出日本国民对战争结果的悲观态度,但是其内容无法体现出日本国民对该战争的态度,排除C项;题干漫画所针对的对象是日本侵略者,而不是我国军民,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据材料“有关三大改造问题的报道统计”可知,《人民日报》连续4年对三大改造的报道以表扬为主,批评较少,这些报道鼓舞了参与者的士气,增强了参与者的信心,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对三大改造的报道,“鼓舞了全民的士气”范围过于广泛,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着要求过急,改造过快,方法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纠正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由材料“1983年,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可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等新经济现象是农民择业观念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国企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的这些现象推动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因果关系错误,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央提倡在新闻宣传中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央在社会舆论上对致富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新宣传,说明致富理论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故选A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可知,这一变化是时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仅仅凭借“初期”无法确定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已经推行,另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而材料仅仅强调了中央宣传新的致富途径和方式,无从推断该提倡是否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D项;据材料“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可知,其体现的是中央在宣传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排除C项;据材料“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改变的是一种社会致富途径思想,而非革命观念,排除B项。

13.【答案】C【解析】所谓“王权合法性”,即人民为什么要服从于国王支配的正当理由。据材料“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必须宣誓效忠于法律”可知,在古印度时期,成为君主的条件有人民的拥护、神的赐予以及效忠法律,这说明“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故选B项;契约缔结是近代以后立国、建国的主张,此时的古印度并不是由契约缔结而形成的,排除A项;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无法得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状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吠陀时代印度遭到外族入侵情况,也没有文明多样性的表现,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投资于大商队”“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等可知,阿拉伯帝国时期,贵族、僧侣从事商业活动,推动了阿拉伯帝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封建统治,故选A项;材料中“官僚贵族、僧侣贵族既是封建大地主,又是大商人”,“官僚贵族、僧侣贵族”地位高不等于“商人”社会地位提升,排除B项;“利用官位从事商品贸易、金银兑换和商业投机”,体现了商业的发展,不能促进经济近代化,且阿拉伯帝国时期未能实现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型,排除C项;商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

15.【答案】D【解析】据材料“1685年……法国新教徒……新技术”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新教徒为了避难,移居到通过“宗教改革”建立新教的英国,新教徒将新技术带到了英国,客观上促进了英国技术的改进,助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英法两国的综合实力对比,无法判断其综合实力差距,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宗教问题导致的技术转移,而非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城市生活面貌受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匠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生活面貌,而不是“决定”,排除C项。

16.【答案】B【解析】据材料,由1848年的“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1890年的“为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在1871年5月28日宣告失败,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暂时无法完成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任务,因此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奋斗目标的调整,是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而进行的,故选B项;调整“最近目的”的做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性的体现,排除A项;调整“最近目的”是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对奋斗目标进行调整,而非自我革命,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带来的教训只是促进“最近目的”调整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8分)

参考示例: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出现工厂兴起,工人生活条件恶劣,贫富差距日益明显,阶级矛盾激化。(4分)

《斯皮纳姆兰法案》把收入和家庭人口挂钩,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色彩,是历史的进步;且承认了公民获得救济的权利,包含了日后“福利国家”的基本原则。但该法案沿用教区救济,一定程度上阻碍劳动力流动。强化了小生产势力,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4分)

【解析】据材料“1795年伯克郡”、“给予穷人救济”、“许多制造业地区”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该法案出

台的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出现工厂兴起,工人生活条件恶劣,贫富差距日益明显,阶级矛盾激化。据材料“劳动者的收入……儿童的数量越多……补贴也就越高”可知,把收入和家庭人口挂钩,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色彩,是历史的进步;据材料“劳动者的‘生存权’得到重视”、“覆盖了英国几乎所有乡村”可知,承认了公民获得救济的权利,包含了日后“福利国家”的基本原则;据材料“得到教区的工资补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局限性分析可知,该法案沿用教区救济,一定程度上阻碍劳动力流动;强化了小生产势力,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

18.【答案】(8分)

(1)清末新政:1901—1911年,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力图通过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和教育、

编练新军等举措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新政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

社会的近代化。(背景、内容、认识各2分共6分)

(2)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前沿性问题;能够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答出一点合理答案即可得2分)

【解析】(1)可以从背景、内容和认识三个角度对清末新政进行概念界定,背景上,1901—1911年,清

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内容上,力图通过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和教育、编练新军等举措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认识上,新政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结合所学史学研究的史实可知,据材料“国内研究清末新政的学术成果较少”可知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与有助于发现前沿性问题;据材料“相关研究由宏观转入专题”并结合所学史学研究方法的史实可知能够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9.【答案】(24分)

(1)同:城乡均衡发展趋势加强;政府积极引导。(4分)

异:英国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城乡差别缩小;(3分)

中国政府政策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3分)

(2)背景: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目标的提出。(8分)

(3)认识:城乡关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2分)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乡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要发挥政府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

均衡发展”可知,英国城乡差别小;结合所学知识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内容可知,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英国逆城市化趋势明显;据材料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公安部发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可知,中国政府政策主导;据材料二“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化的演进、改革开放等内容可知,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小问相同,据材料二“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农转非’人数增多”,据材料一“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他设想把城镇区和乡村区结合起来”可知,政府积极引导;据材料一“直到1972年地方政府法,才废除了原来的1086个城镇区和乡村区,而设立了296个区”“1984—2001年中国城乡户籍壁垒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有些大城市也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可知,城乡均衡发展趋势加强。

(2)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可知,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据材料二“1978年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结合所学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可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目标的提出。

(3)据材料一“英国卫生大臣贝文就主张彻底改革地方管理体制,维护城乡的均衡发展”,据材料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可知,政府对于城乡关系十分重视,城乡关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等内容可知,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乡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要发挥政府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0.【答案】(12分)

答案示例:

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对良吏的要求,都强调品行和能力。

解释:自秦代以来,确立官吏由皇帝和中央委派形成官僚政治制度以后,官吏选任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官吏要求的标准在不同时期也会不同,但对于良吏的要求则基本相同,主要是强调品行和能力。比如汉代强调廉洁刚正,南北朝时期强调清廉守正,唐代和明代则强调清廉直谏。同时官吏的行政能力也是政府对地方官吏的重要要求,比如汉代强调政平讼理,唐、明等朝代则强调明察善断、施教与理讼能力。

历代王朝对良吏的品行和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反映了古代王朝对吏治的重视,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王朝长久统治的重要手段。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依据)

【解析】第一小问历史现象,据材料“廉洁刚正、明察内敏”、“清廉、守正、重义”、“富民教化、明察